亲爱的FLOWER,加入流式中文网,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享受更多福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流式中文网
×
“如果童年曾被迫离开父母、在孤儿院长大,会不会在十几年后的免疫系统里留下痕迹?”
这不是小说,而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团队发表在《Biomolecules》上的一项真实研究。科学家们把 191 名 12–21 岁的青少年请到实验室,抽一管血,用流式细胞术把 21 种淋巴细胞逐个“点名”,再测炎症因子。结果发现:即便这些孩子在 1–3 岁时就被收养进富足家庭,他们血液里的“免疫年龄”却似乎比同龄人老了好几岁。
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
全球每3个孩子就有1个经历过早期逆境(Early Life Stress, ELS)。 过去研究把焦点放在“炎症”上,却发现儿童-青少年阶段炎症并不明显——一项覆盖50万人的荟萃分析显示,CRP、IL-6 升高的效应量很小。
于是科学家把目光投向更细微的免疫“零件”:T 细胞、B 细胞、记忆亚群、衰老亚群。 已有成人研究提示:CD4⁺初始T细胞减少、CD8⁺记忆T细胞增加,都与早亡风险相关。但这些“免疫衰老”信号会不会在青春期就提前出现?又是否与炎症无关?
研究团队招募了95名“曾被机构抚养”(PI, Post-Institutionalized)青少年,平均 16.1 个月大时被收养;对照组96名从未离开过亲生家庭的同龄人(NA, Non-Adopted)。两组家庭收入、父母教育、体脂率都无差异,最大区别就是出生后头几年是否“缺爹少妈”。
步骤
1、采样与保存
– 清晨空腹采血 >8 h,肝素抗凝;4 h 内处理。
2、裂红与死活染色
– 1× RBC lysis buffer 室温 10 min 去红细胞。
– Live/Dead viability dye(Zombie NIR)室温 20 min,区分死活。
3、抗体孵育
– 100 μL 全血 + 抗体组合,4 °C 避光 30 min。
– 抗体组合:CD3-FITC / CD19-BV421 / CD4-BV605 / CD8-APC-Cy7 / CD27-PE / CD45RA-BV510 / CCR7-BV711 / CD57-PerCP-Cy5.5 / IgD-PE-Cy7 / CD56-APC。
4、洗涤与固定
– 2 mL PBS 洗 2 次,200 g 5 min。
– 0.5% PFA 4 °C 10 min 固定。
5、上机与设门
最终得到 21 个亚群的比例,其中 16 个 T 细胞亚群、5 个 B 细胞亚群。
机构抚养的“免疫印记”
- 炎症:主成分分析把 IL-6、CRP、TNF-α降到一维,可见PI 组显著高于 NA 组(Cohen’s f² = 0.06)。
– IgD⁻ 记忆B细胞,PI组升高33%(p = 0.025)
– Senescent B细胞,PI组升高(p = 0.013)
– 辅助T细胞,PI组降低3.7%(p = 0.018)
– 效应记忆辅助T,PI组升高4.4%(p = 0.009)
– Naive细胞毒T细胞,PI组降低6.9%(p = 0.033)
– 效应记忆细胞毒T细胞,PI组升高3.0%(p = 0.013)
– Senescent T(CD57⁺)细胞,PI组升高0.46%(p < 0.001,效应量最大 f² = 0.19)
CMV 是“幕后黑手”吗?
机构里孩子共用玩具、奶瓶,CMV 感染率高达 80%,对照组仅 29%。为了“排除病毒干扰”,研究者只分析 64 名 CMV 阴性样本(PI 15 人、NA 49 人)。结果仍发现:
- 辅助T细胞减少7%(p = 0.009);
- 细胞毒T细胞增高5%(p = 0.025);
- 但其余差异消失
这说明,有一部分的免疫老化确实独立于 CMV,算是“童年阴影”本身的生理烙印吧。
这说明:
1. 免疫衰老不一定等到 60 岁,童年逆境就能“提前按下快进键”。
2. 这些变化与炎症部分重叠,却又独立存在,意味着仅抗炎可能不足以逆转“细胞衰老”。
3. 研究样本已生活在优渥环境十几年,仍能看到差异,说明早期干预窗口极短,预防远胜于补救。
- 参考文献:Reid BM, Desjardins C, Thyagarajan B, Linden MA, Gunnar M. Early Life Stress Is Associated with Alterations in Lymphocyte Subsets Independent of Increased Inflammation in Adolescents. Biomolecules. 2024; 14(3):262. https://doi.org/10.3390/biom14030262
复制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