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FLOWER,加入流式中文网,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享受更多福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流式中文网
×
每天,我们的骨髓会默默生产2×10¹¹个血细胞,它们全部来源于一个叫造血干细胞(HSC)的“母体”。
但 HSC 并不孤单,它身边簇拥着造血干/祖细胞群(HSPCs),它们像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的已经决定成为红细胞、有的还在犹豫要不要当淋巴细胞。过去我们只知道这群细胞“很杂”,却说不清,只知道,用传统流式细胞术标记 CD34、CD38、CD45RA 等表面分子,我们只能把纯度提到10%(Notta et al., Science 2011)。也就是说,10 个“号称”HSC 的细胞里,只有 1 个真能长期造血。
我们也不知道造血系统随着年龄发生了什么?老年人贫血、免疫力下降,是不是因为 HSC 变懒了?还是分化路径走歪了?此前的小鼠研究提示“HSC 数量随年龄增加”,但人类的证据寥寥。
还有,从多能 HSC 到定向祖细胞,第一步到底是走向巨核-红系(将来变血小板/红细胞),还是走向淋巴-髓系?时间点、基因网络、表面标记,全部缺一张高清路线图。
于是,来自德国、瑞典、西班牙的 4 家中心决定联手,用 单细胞蛋白-转录组测序 给 15 位健康人的 62,277 个 CD34⁺ 骨髓细胞拍“高清证件照”,年龄跨度从 22 岁到 84 岁。
样本来源
- 骨髓:5 位年轻人(22±1 岁)、6 位中年(60±3 岁)、4 位老人(75±3 岁)。
- 动员外周血:33 位供者,用于后续功能实验。
流式细胞术分选
目的:富集最原始的 HSPC
- 裂红:用 Lymphoprep 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单个核细胞。
- 标记抗体组合(冰上 45 min)
- 谱系排除:biotin-CD2/CD3/CD14/CD16/CD19/CD56/CD235a + Streptavidin-PE-Dazzle
- 核心标记:CD34-APC、CD38-APC-H7、CD45RA-BV570、CD90-PerCP-Cy5.5、CD273-BV711
- 死活染料:Fixable Viability Dye EF506
- 设门策略(:
- FSC/SSC 去碎片 → 2. FSC-A/FSC-W 去粘连体 → 3. Live/Dead 去死细胞 → 4. Lin⁻ 去成熟细胞 → 5. CD34⁺ → 6. CD38⁻CD45RA⁻ → 7. CD90⁺CD49f⁺(最原始 HSC)→ 8. CD273 高低分选。
- 仪器:BD FACSAria III;喷嘴 100 μm;鞘液压力 20 psi;分选模式“Single Cell”保证纯度 >99%。
单细胞捕获与测序
- 平台:BD Rhapsody nanowell,每孔 1 个细胞 + 1 个磁珠。
- 多组学设计:
- mRNA:596 个靶向基因(含 HSC 经典基因 HLF、CRHBP、DLK1;白血病干细胞 17 基因 LSC17;衰老/克隆造血突变基因 DNMT3A、TET2 等)。
- 表面蛋白:46 种 oligo-tag 抗体(AbSeq),覆盖 CD90、CD38、CD45RA、CD273 等。
- 测序深度:mRNA 1–1.7 万 reads/细胞;AbSeq 200–500 reads/细胞;饱和度 >91%。
科学家看见了什么?
一张24个簇的“地形图”
- UMAP 聚类:62277 个细胞分出 24 个簇。
- 最原始端:HSC/MPP 簇高表达 HLF、HOPX、CRHBP,蛋白层面 CD90⁺CD34⁺CD38⁻CD45RA⁻。
- 最早分叉:从多能 MPP 分出 巨核-红系祖细胞(MEP),随后才是淋巴、髓系。这与小鼠模型一致,但人类数据尚属首次高清呈现。
HSC也分两群,HSC-1 vs HSC-2
- 再聚类 21395 个最原始细胞,得到 HSC-1(4982 细胞) 和 HSC-2。
- 差异基因:
- HSC-1 高表达 CRHBP、DLK1、ADGRG6、MPL(维持静息)。
- HSC-2 高表达 CDK6、MYC(G0→G1 入口)。
- 年龄效应:HLF、CRHBP 等干性基因在老年人 HSC-1 中反而上调,分化步伐变慢。
CD273/PD-L2——意外发现的免疫刹车
- 表面蛋白筛选:在 46 个 AbSeq 指标里,CD273(PD-L2) 是唯一在 HSC-1 显著高于 HSC-2 的新标记。
- 功能验证:
- 静息:CD273 high 细胞分裂时间比 CD273 low 长 50%(视频显微追踪 35 个单细胞)。
- 干性:CD273 high 细胞 7 天后仍保持 2 倍更多的 CD34⁺CD90⁺ 表型。
- 体外 CFU:二者克隆形成能力无差异,说明 CD273 标记的是 功能更稳 而非更“强”的 HSC。
- 免疫调节:
-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里,HSPC 通过 CD273-PD-1 轴 抑制 CD8⁺ T 细胞增殖。
- 中和 PD-L2 后,T 细胞 IFN-γ、TNF-α、IL-17A 均升高,Treg 比例下降。
- 这意味着骨髓微环境里,HSC 不仅造血,还兼职“免疫交警”。
年龄如何改写路线图?
- Slingshot 轨迹分析:
- 年轻人:细胞迅速流向四大谱系,密度高峰在分化末端。
- 老年人:细胞堵在 HSC-1 起始端,淋巴系尤其缺货(与临床老年低淋巴细胞血症吻合)。
- 数据量化:老年组 HSC-1 占比 31%→45%,而年轻组仅 18%,提示 “造血干细胞池”随年龄增多但效率下降。
故事之外的思考
这项研究像一次精心策划的“人口普查”,把人类一生中 60 000 多个“血液种子”逐一登记、拍照、问话。
它告诉我们:免疫衰老不是简单的数量减少,而是一场“分化交通大堵塞”。
而 CD273/PD-L2 的发现,则像给堵塞的路口找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交警——原来干细胞也会用免疫语言,悄悄维持自己的宁静与长寿。
也许,下一次当医生在骨髓移植前挑选最健康的干细胞时,他们会多瞄一眼细胞表面的 CD273,就像挑西瓜敲一敲听声音一样自然。 科学的浪漫,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里。
- 参考文献:Komic, H., Schmachtel, T., Simoes, C. et al. Continuous map of early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across human lifetime. Nat Commun 16, 2287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7096-y
复制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