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2-23 23: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倪老师说的.这么大比例的死亡,意义是会受到质疑的.在成文投稿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药物作用的浓度和时间,是需要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才可以做出合适的效应.有些药物在不同的浓度,对细胞的杀伤和刺激是截然不同的.飙出其他的剂量毒性反应,任何药物的合适效应都会受到影响.
如果你的杀伤效果太强,死细胞太多,你收再多的细胞,做出来的周期也不会得到很好的拟合,反而可能由于药物和流式收集数据上的"筛选"作用,反应不出真实的比例和情况.
我个人的感觉,做周期是应该做出arrest,而不是做到最大效应.即使要做凋亡,把握刺激的度也很关键.因为目前常见的凋亡检测方式,都是做早中凋的.如果刺激过度,贴壁或者半贴壁细胞冲进晚凋,飘得厉害,你去掉了反而也就把效应去掉了.即使收集起来或者是悬浮细胞,也区分不了坏死和凋亡.
有没有意义确实不是我们说了算,但是数据反映真实情况的效价,确实是由我们把握的.祝实验顺利.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