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流式中文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回复: 0

用流式细胞仪给花粉做体检,让植物结果率提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爱的FLOWER,加入流式中文网,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享受更多福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流式中文网

×
想象你手里有一朵盛开的番茄花。肉眼看来,花粉只是细如尘埃的金色粉末;但在显微镜下,每一粒花粉都是一艘全副武装的“登陆艇”,准备降落在雌蕊的“海岸”上。问题在于:并非所有花粉都能成功登陆——有些已经“阵亡”,有些则在“休眠”。更麻烦的是,传统染色法常常“误诊”:活花粉被错判为死亡,死花粉却蒙混过关。于是,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和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的一支团队决定请出流式细胞仪,给花粉做一次彻底体检。他们不仅想分清谁是真活、谁是假死,还想知道花粉在被高温或氧化胁迫“暴击”时,体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要改进“花粉体检”?

1、粮食安全:全球75%的粮食作物依赖虫媒或风媒授粉;花粉一旦因高温失活,番茄、油菜、水果都会减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单是美国因高温导致的花粉不育,每年就可能损失数亿美元产量。

2、传统染色法不靠谱  
- Alexander染色(AS)号称“活红死绿”,可在拟南芥、番茄、本氏烟中,99%的花粉无论死活一律染成红色,完全失真。  
- 氯化三苯四氮唑(TTC)在三种植物里干脆“罢工”——没有任何花粉着色。  
- 只有MTT染色的结果与萌发率吻合:22 °C时91%花粉染成黑色并萌发;37 °C仅48.3%染色,萌发也同步下降;80 °C全部失活,染色与萌发均为0%。但MTT是剧毒的,染完的花粉已“就地正法”,无法继续实验。

3、我们需要一种“不杀生”还能批量检测的方法。

新武器登场:H₂DCFDA + 流式细胞仪

H₂DCFDA(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是FDA的“升级版”。它本身不发荧光,只有进入活细胞后,被酯酶剪去两个乙酰基,再被活性氧(ROS)氧化,才变成亮绿色的DCF。换言之,绿色越亮,代谢越旺,ROS水平越高。

实验流程:  
1. 取已开的花朵,在花粉萌发培养基(PGM,5%蔗糖)中涡旋,使花粉脱落。  
2. 15 min让花粉充分水合。  
3. 加入H₂DCFDA终浓度5 µM,避光30 min。  
4. 上机获取,流速≤9 µl/min。  
- FSC-A vs SSC-A 初步设门排除碎片;  
- 再用FSC-H vs FSC-W二次设门去除粘连体(doublets);  
- 以未染色花粉为阴性对照,DCF信号用488 nm激光、530/30 nm滤光片检测。  
- 每样本至少分析10 000个单花粉颗粒。如需分选,则把低-ROS、高-ROS两群分别收入1 ml PGM(10%蔗糖)中,后续做体外萌发。

体检报告:花粉其实分成“两拨”

1、双峰分布  
- 无论拟南芥还是番茄,DCF荧光都呈现明显的“低-ROS”与“高-ROS”双峰。低-ROS群荧光与阴性对照重叠,高-ROS群亮度高1–2个数量级。这意味着同一朵花里,就存在代谢几乎停滞的“休眠粉”和蓄势待发的“活跃粉”。

2、分选后的萌发实验  
- 高-ROS群:约10%花粉萌发;  
- 低-ROS群:仅0.3%萌发。  

换句话说,代谢越旺,萌发概率高35倍。  

2025-08-07_10.46.00@2x.png

给花粉“加压”:氧化与高温的双重暴击

1、氧化胁迫  
- 1 mM百草枯(PQ)使平均ROS提升1.3倍,10 mM再升到2.8倍,但双峰形状不变,说明短期内并未大规模致死。  
- 然而4小时后,萌发率随ROS升高呈断崖式下跌:1 mM PQ下降5倍,10 mM下降37倍。  
- 抗氧化剂咖啡酸(CA)50 µM可把ROS拉低30%,萌发率反而提高50%;100 µM降低近2倍,萌发率提升64%。但>200 µM则完全抑制萌发——ROS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花粉也需要一个“氧化窗口”。

2、高温胁迫  
- 35 °C、30 min处理,高-ROS群平均荧光再增24%,但群体数量减少17%,总萌发率下降60%。  
- 37 °C与42 °C实验进一步证实:温度越高,高-ROS群越“团灭”,低-ROS群几乎不受影响。

一张图看懂花粉的“生存曲线”

文章给出了一个直观模型:  
左侧灰色区代表低-ROS群,多数在休眠,少数已死亡;右侧紫色区是高-ROS群,活力充沛。当高温(黄色闪电)来袭,高-ROS群因代谢旺盛产ROS更多,迅速滑向红色“死亡带”,最终沦为左侧新增的灰色死花粉。低-ROS群则像“种子的备份库”,在逆境中幸存,等待时机再次萌发——植物因此为自己留了“保险单”。

2025-08-07_10.46.42@2x.png

从实验室到田间:我们能做什么?
  • 育种筛选:先用流式仪筛出高温后仍能保持中等ROS水平的花粉,再做杂交,有望获得“耐热雄性系”。  

2. 农艺调控:在花期喷施低剂量抗氧化剂(如CA 50–100 µM),可把ROS拉回“安全区”,提升坐果率。  
3. 基础研究:把高-ROS与低-ROS花粉分别做转录组,寻找决定“休眠-激活”的开关基因。


花粉是肉眼不可见的抉择,但决定了餐桌上可见的丰收与否。借助H₂DCFDA和流式细胞仪,科学家第一次在大规模、无损伤的前提下,看清了花粉的“代谢指纹”。下次当你咬下一口多汁番茄,也许可以想到:那一口甘甜背后,曾有一粒花粉在流式仪器上被精确检测,逃过了高温浩劫,才完成了这场跨越花蕊的“登陆”。


  1. 参考文献:Luria G, Rutley N, Lazar I, Harper JF, Miller G. Direct analysis of pollen fitness by flow cytometry: implications for pollen response to stress. Plant J. 2019 Jun;98(5):942-952. doi: 10.1111/tpj.14286. Epub 2019 Mar 18. Erratum in: Plant J. 2019 Oct;100(1):212. doi: 10.1111/tpj.14529. PMID: 30758085.
复制代码

组织样本处理不好?流式中文网原研的魔滤®魔杵®套装,低成本解决,高质量收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流式中文网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流式中文网 ( 浙ICP备17054466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38202004217号

GMT+8, 2025-8-13 09: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