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FLOWER,加入流式中文网,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享受更多福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流式中文网
×
在流式检测时,你可能经常发现你标记的抗原信号被自发荧光干扰,造成假阳性,这个问题给你的实验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那么自发荧光是如何引起的呢?既然叫自发,那肯定就是细胞本身因素引起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细胞内的成份(例NAD(P)H、胶原纤维、核黄素等),还有芳香族氨基酸(例如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
这些成份通常激发光波长在紫外光到蓝光范围(355~488nm),发射波长在蓝光到绿光范围(350~550nm),因此常常会导致FITC、Pacific Blue等荧光素检测的灵敏度,降低了信号分辨能力。
自发荧光
自发荧光往往会随着细胞增大而增加,因为大细胞包含的上述自发荧光物质比小细胞要多。
那么如何解决呢?
也很简单,就是避免使用前述FITC、PB等通道荧光素,改用PE、PerCP-cy5.5、PE-cy5.5、PE-cy7等,甚至采用红光激发的荧光素APC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