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FLOWER,加入流式中文网,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享受更多福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流式中文网
×
令人感到兴趣的是,尽管抗体在机体防御外来病原入侵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它们并不会杀灭任何这类病原。它们的工作只是给入侵病原植入一个“死亡之吻”,亦就是对病原给予一个要予以消灭的标记。因此抗体仅仅做到鉴别入侵病原的工作,而让其他的成分来做下一步消灭病原那些又累又脏的粗活儿。
我们常见的病原多是细菌和病毒。抗体能结合这两类病原,并将其标记为消灭的对象。免疫学家常说抗体能够“调理( opsonize) ”这些病原。这个词来源于德语,意为“为吃某物做准备”。我个人的看法,这个词等同于“修饰”,如下图所示,抗体可以结合细菌或病毒的多个部位,从而修饰其表面。因而,当抗体调理细菌或病毒时,抗体分子是以它们的 Fab 区域与病原结合,留下它们的 Fc 端以便与细胞如巨噬细胞表面的 Fc 受体结合。这实际上在病原和吞噬细胞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类似桥梁的联系,使得病原与细胞接近,从而利于细胞对其的吞噬(即吞噬作用的发生)。
事实上,这个过程中更为巧妙的地方还在于:当一个吞噬细胞的 Fc 受体结合了已对病原体产生调理作用的抗体分子时,这吞噬细胞的胃口就会大大增加,
使随后的吞噬作用更为有效。
当出现病毒的入侵时,抗体还能发挥更多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病毒是一种依靠结合于细胞表面特定受体分子而进入细胞的寄生物,当然,病毒所结合的受体并非机体专门为它们的入侵所设。这些受体是正常的受体,就像 Fc 受体一样,它们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但病毒在进化中学会了利用这些受体为自己提供方便。一旦病毒进入细胞后,它们就利用细胞内的合成机制大量复制自身,产生的子代病毒破坏细胞而逸出,有时会杀死细胞而感染其他相邻细胞。作为抗体功能的一部分,它能与细胞外的病毒结合,从而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或阻止其进入细胞后的复制增殖。因此抗体的这种特性就称为中和作用,而具有这种结合能力的抗体就称为中和抗体。例如,某些中和抗体可以结合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特定部位,从而阻断病毒在细胞表面的“停泊”,当出现这种现象时,病毒就被“晾在细胞外面”,也就是被抗体调理而准备接受下一步吞噬细胞的吞噬了。
[本文内容摘自 L.松佩拉克 的《免疫学概览 》,仅供学习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