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FLOWER,加入流式中文网,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享受更多福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流式中文网
×
流式中,最苦恼的是标本的保存。为了实现长时间保存标本,或者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大家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冻存在液氮中,需要检测的时候复苏、检测。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复苏后培养多久检测,其结果与新鲜标本最接近呢?
2016年4月份的《Journal of Immunological methods》杂志中一篇《A global look into human T cell subsets before and after cryopreservation using multiparametric flow cytometry and two-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analysis.》告诉我们,复苏后培养1小时的标本,其检测淋巴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以及CD4+T、CD8+T、记忆T等亚群最接近新鲜标本,而刚复苏(即复苏0小时)和复苏后培养24小时的标本都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直接看下面三幅图,前两幅是箱体图,横坐标标本类型(新鲜标本、复苏后0、1、24小时标本),纵坐标是比例,最后一幅是特殊的扇形图,从内到外可看出各类细胞之间的隶属关系。
可见,复苏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对结果影响还是挺大的,因此,建议大家还是冻存复苏后培养1小时检测最好。
全文链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7129808在线阅读全文(无需下载,支持划词翻译,积分限制):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7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不过看了这篇文章,深觉得冻存复苏的变数还是挺大的,尤其其中的技巧如果掌握不好,对结果影响很大。如果涉及到临床检测(特别是第三方),不能冻存标本,在路上又需要运输好几天,尽管在4度下肝素抗凝最长可以保存7天,但那是理论上的期限,而且临床上抽取标本的时间、到实验室后检测的时间、补做抗体的时间均使得检测存在很大变数。所以,找到一个能够长期保存标本的方法对于检测质量,尤其是以后实现免疫分型的质量控制特别重要。
在这里,稍稍公开一点我最近半年研究保存标本方法的进展,经过几次失败后,最近这次测试了一个月,数据很理想,在这一个月中,细胞比例和各种CD分子的MFI均没有非常显著的变化。
更高兴的是,在另一个0.5%的多发性骨髓瘤标本中,保存一个月后,尽管淋巴细胞比例发生了轻微降低,但是这类以前被认为特别容易被破坏的骨髓瘤细胞仍然还在,比例在0.6~0.7%之间。
接下来我会继续研究和测试各种环境下的保存稳定性,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该产品能够尽快和大家见面,为流式细胞术的质量控制、标准化做出贡献。
--E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