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步骤如下:
1、将1mM和10mM 的H2O2与细菌共培养3h后, 4℃ 12000 g离心15 min沉降细菌,PBS重悬,少量,用枪慢慢吹打清洗细菌。
2、 4℃ 12000 g离心弃上清,PBS清洗1-2次。
3、 加入100ul终浓度为10uM的DCFH-DA,37℃ 5% CO2培养箱中静置0.5 h,每隔5min混匀一下,使探针和细菌充分作用。(DCFH-DA为碧云天的试剂盒)
4、 4℃ 12000 g离心弃上清,用预热的PBS液洗涤细菌3次,去除未进入细菌内的DCFH-DA。
5、500ul PBS重悬,上流式细胞仪检测ROS。激发光488nm,发射光 525nm,选择FL1通道进行检测,检测细菌数目为50000个。
困惑:
1、Blank组和1mMH2O2和10mM H2O2的荧光强度也没有差别,一般来说用H2O2刺激后均会产生ROS,但是在这次实验中并未发现荧光变强。
2、由于细菌和细胞的结构不一致,是否需要对细菌进行破壁处理,才能使探针进入细菌?
3、实验步骤是否有不恰当的地方,谢谢。
4、第一个小峰代表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