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5-7 23: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椴树 发表于 2013-5-7 21:34
谢谢老师 就是说 其实 我每个图里 都是有火箭峰的,细胞活力差导致的非特异染色?是指细胞死了之后相对活 ...
可能对于非特异性染色的概念大家都不一样,我个人觉得成为非特异荧光可能恰当一点,因为blank里面也会出现这种分布。我猜测是一些细胞里面的某些物质(例如代谢产物等)产生了波长跨度较大的发射光,可能跨越几个荧光通道的波长,所以通道间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这个是无法用补偿来消弭的,首先是发射光进入每个通道的强度相当,真的让你调到适当的位置补偿也很大,而且就算你真的调好了,但我们实验用的荧光素波长跨度会比较小,这个补偿值对于你实验试剂的荧光素明显偏大,造成阳性细胞压在坐标轴上,图形被扭曲。
这种情况我建议不用太在意,如果真的影响到分析,建议换APC检测,我感觉这种荧光对APC通道影响较少,你可以试一下看看空白APC vs PE 的图,看看这种情况是不是没这么严重,如果是的就换APC 标记的A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