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流式中文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回复: 0

流式全息层析术如何无标记识别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NPM1突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爱的FLOWER,加入流式中文网,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享受更多福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流式中文网

×
AML是一种源自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血液病,其诊断和治疗高度依赖精准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分型。NPM1突变广泛存在于约30%的成人AML患者中,且绝大多数发生在外显子12区域。NPM1突变导致的典型现象是核仁定位信号(NoLS)的改变,使NPM1蛋白异常地转移到细胞质内(NPM1c+),并形成特征性的“杯状”核形。这一形态在显微镜下可通过Wright–Giemsa或Pappenheim染色观察到,但现有的检测手段如PCR、免疫组化(IHC)和二代测序(NGS)存在耗时长、依赖化学试剂、对样本要求高等局限,尤其是在最小残留病灶(MRD)监测阶段,灵敏度和可靠性尤为关键。因此,Pirone D等人开发了一种既能准确反映核形改变,又能高效、无标记的全息检测方法。

流式全息层析术与三维核设门

流式全息层析术(HTFC)利用相位成像原理,在细胞自然悬浮流动状态下,实时记录单个细胞的三维折射率(RI)分布,避免了传统静态全息显微术因“缺锥效应”导致的三维重构偏差。为解决核设门过程对复杂形态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团队在原有的CSSI算法(仅适用于凸形核)基础上,开发了concave-CSSI算法,能够准确分割“杯状”凹形核。

在实验中,作者选用OCI-AML-2(NPM1-wt)和OCI-AML-3(NPM1突变型)两种细胞系作为模型,针对63个单细胞样本,系统测量了干质量密度、核-胞体积比、表面积比、核凸度指数、核凹度半径、核球形度指数等参数。结果表明,OCI-AML-3细胞的核干质量密度显著高于NPM1-wt对照组,而胞质部分的干质量密度略低,提示NPM1突变不仅改变了形态,也可能导致核内分子组分的改变。此外,“杯状”核形的凹度、凸度指数和球形度均表现出与NPM1突变高度一致的区分力,Fisher判别比和p值均达到统计显著。

2025-07-06_21.14.00@2x.png



HTFC系统在微流控芯片中持续滚动记录单个核形,结合以下流程实现:
3D RI重构:将多角度2D相位图(QPM)堆叠,生成单细胞的三维RI分布。
concave-CSSI设门:先通过RI阈值粗略定位低折射率核区,形成参考体素集,再在全局进行统计假设检验,筛选与参考集统计相似的体素,局部连通,重构真实核形。
形态闭合处理:在3D多面体网格中,保留凹陷信息,同时平滑多面体表面以去除伪影,最终形成三维可视化的核形。
数值验证:通过模拟不同凹度水平的核形状,比较凸形CSSI与concave-CSSI的分割性能,后者在凹形状下F1分数显著优于前者(0.931 vs 0.908)。

从三维重建到虚拟现实沉浸式观察

作者进一步将HTFC重构结果导入Unity平台,结合VR头显(HTC VIVE Pro 2),实现对悬浮AML细胞核形的真实3D沉浸式观察。在VR环境下,用户不仅可以环绕细胞观察核形,还能“穿越”细胞膜,从内侧审视“杯状”核凹陷,并通过虚拟面板实时获取定量数据。见下图效果:

2025-07-06_21.14.37@2x.png

这一新颖的交互体验为病理学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型洞察力,有望用于未来的远程会诊和多学科联合诊断。


该研究为NPM1相关AML的无标记、快速、可视化检测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团队计划将HTFC与人工智能结合,扩展到真实患者样本的大规模分析,自动化识别更多的核内凹陷模式及潜在的基因型差异。




参考文献:Pirone D, Di Natale C, Di Summa M, Mosca N, Giugliano G, Schiavo M, Florio D, Marasco D, Maffettone PL, Miccio L, Memmolo P, Ferraro P. From genotype to phenotype: decoding mutations in blasts by holo-tomographic flow cytometry. Light Sci Appl. 2025 Jul 2;14(1):233. doi: 10.1038/s41377-025-01913-y. PMID: 40603297; PMCID: PMC12222964.
流式中文网FlowGuard®流式专用保存液,无需冻存,稳定保护各类流式样本,从容完成实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流式中文网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流式中文网 ( 浙ICP备17054466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38202004217号

GMT+8, 2025-7-9 20: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