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FLOWER,加入流式中文网,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享受更多福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流式中文网
×
全球数据显示,手卫生依从性长期偏低,尤其在COVID-19疫情之前,用肥皂洗手的全球平均依从率仅为19%,儿童依从率约为42%。而在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国家,儿童手部被大肠杆菌等粪源性病原体污染的几率比高收入国家高出69%。尽管南非城镇幼儿园普遍拥有自来水,但正确洗手的行为习惯和技术依旧不足。在南非,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依旧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之一。虽然大量证据表明,用肥皂洗手可显著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率,但在现实生活中,学龄前儿童的手卫生(Hand Hygiene, HH)依旧存在巨大改进空间。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水与健康研究中心开展了一项别开生面的研究。研究团队想通过简单、低成本的“魔法盒+贴纸奖励”教学,将世卫组织(WHO)推荐的标准洗手方法教给4-5岁的学龄前儿童,并用流式细胞术而非传统培养法,精确检测“设门”后低核酸含量(LNA)、高核酸含量(HNA)等细菌亚群的活性变化,弥补传统方法对“可存活但不可培养”细菌检测不足的局限。
本研究在南非埃库鲁莱尼市17所幼儿园内随机抽取160名4-5岁儿童,分为干预组(IG, n=81)和对照组(CG, n=79),并在干预前后分别采集手部样本。采样时,研究者使用无菌Ziploc袋装有70 mL或100 mL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02),要求儿童分别将左右手放入袋内搅拌20秒(预干预阶段)或双手交叉搓洗(干预后阶段),完成所谓的“bag-wash”取样。
干预内容包括:
研究员向儿童示范WHO推荐的七步洗手法;
使用GloGerm®荧光模拟“细菌”,让孩子们通过紫外光箱(Magic Box)观察洗手前后“细菌”分布;
每班配发三周的洗手打卡贴纸和提醒海报,鼓励重复正确洗手动作;
无额外提供肥皂或纸巾,孩子们使用学校日常自带的洗手设施。
所有样本进行破膜(permeabilization)、染色和设门(gating)操作:
总细菌检测:用SYBR Green I染色(1X)
活细菌检测:SYBR Green I与碘化丙啶(PI)共染,区分完整活细胞和受损死细胞
* 手部浑浊度(turbidity)用TN-100浊度计测量
研究还根据儿童性别、左右手、是否使用肥皂进行分组比对,
关键结果:小小动作,大大不同
结果显示,干预前儿童左右手之间细菌总数(右手2.14×10⁶ CFU/mL vs 左手1.99×10⁶ CFU/mL)及男女差异均不显著(p > 0.05),证实在该环境下,手部污染与性别及手偏好无明显关联。
干预后:
干预组儿童完整活细胞数由均值12×10⁷ 降至7×10⁶(p=0.000)
浑浊度从78.2 NTU降至27.4 NTU
使用肥皂组与未使用肥皂组在细菌总量和活细胞数上均有下降,但使用肥皂组下降幅度更大(67.08 NTU vs 80.83 NTU)
对照组虽未接受洗手教学,也因自发洗手动作而表现出细菌数下降,但降幅及统计显著性低于干预组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未使用肥皂,仅靠正确揉搓和流水冲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移除固有免疫(innate immune)所面临的环境病原体压力。这与印尼类似研究发现一致:洗手动作越标准、揉搓次数越多,大肠杆菌比例(frequency)越低。
启示
通过流式细胞术提供的数据不仅证明了这套简单手卫生干预对降低学龄前儿童手部微生物负荷的有效性,还为未来低成本公共卫生干预设计提供了实证依据。正如研究者所指出——无论有没有肥皂,揉搓和清水冲洗都对移除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残留微生物有益,而标准化的手卫生教育和设门检测方法学则为后续防控手卫生相关疾病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这项研究提醒我们:在儿童卫生教育中,一次有趣的“魔法盒”演示,配合持续可见的贴纸激励,远比单纯说教来得更有效。而这套方法,也值得更多学校和社区在更广泛人群中推广。
参考文献:Lange S, Barnard TG, Naicker N, Singh A. Monito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 Preschool Hand Hygiene Intervention Using Flow Cytometry to Determine the Reduction in the Microbiological Count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5;22(6):846. Published 2025 May 28. doi:10.3390/ijerph22060846
|
|